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打新水,摇毛竹

    位于皖东南的宁国市云梯畲族自治乡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人聚居地,当地春节过法别有特色。

  • 宴席礼节

    畲族民间设宴,事前送请帖(请柬),亲戚包括同胞兄弟需送“十二版帖”。帖第一版以男主人名义请男客,第二版以女主人的名义请女客。新中国成立后帖式简化,男女合请,只写一版,但仍称“十二版帖”。朋友、邻居的请帖不用帖袋,只写单版,称“单版帖”。十二版帖不能寄,也不能委托他人送,必须由执事人亲自送往。宴席多在大厅举行。大厅左边的里桌为首席桌,左边里座为首席;右边的里座为次席;左边外座为三席,右边外座为四席。畲族有尊重母系亲戚习俗,首席皆为母舅、母妗、姨丈、姨母等人就坐;父系亲戚一般入次席桌或第三桌。旧俗畲族群众还有

  • 神秘的苗族蛊毒

    偏远的苗族聚居地区,如果小孩不小心嘴里起了血泡,做母亲的便一边慌忙找针把血泡扎破,一边愤愤地骂道:“着蛊了,着蛊了。挨刀砍脑壳的,谁放的蛊我已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要是吃鱼不慎,鱼骨卡在了喉咙,母亲就会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咽几大口饭,将鱼刺一股脑儿地吞

  • 山东年俗 三十要吃素初一不扫地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复一年,过年的风俗也越来越不同了。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位“老济南”,听她们讲讲过去的过年故事。

  • 京族的丧葬

    京族人对葬礼是非常重视而谨慎从事的。因为他们认为,阴间和阳世是相通的;阴间的亡灵和阳世亲眷仍有某种联系,搞好葬礼,彼此可平安无事;若搞不好,就会让亡灵受苦,又给亲眷遗患无穷。在京族习俗中,50岁以上的老人病故,被称为“正寿”,当按正常的礼仪办丧。其过程大体是:

  • 童谣里的春节

    孩童们最盼着过大年了。古老的童谣更是唱出了过大年的习俗。过去的春节好快乐呀,孩童们比着说童谣、唱童谣,看谁说得多,看谁说得巧,那欢乐的情景就像吃了蜜糖,差点儿甜掉牙。有的童谣就像在心里扎了根,终生难忘。特别是春节的童谣,从祖辈一直唱到今。

  • 蒙古族的丧葬

    蒙古族习俗有土葬、火葬、野葬。

  • 壮族的丧葬习俗

    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报丧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 拉祜族的风俗习惯

    在拉祜族社会里,由于长期的游猎生活,使他们不畏艰险,不畏强暴,同时又形成了团结互助、尊敬老人的道德风尚。他们对待真诚相处的人是那样热情,对那些奸诈、不守信义的人非常痛恨。这些风尚,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独特的礼仪。

  • 彝族的丧葬习俗

    彝族由于支分繁多,分布甚广,所处地理环境各异。因此,丧葬习俗乃至仪礼在各地彝区,各个支系都不尽相同。从丧葬形式到丧礼程序都明显地表现出地方差异和支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