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什么是扫墓?

时间:2021-04-03 13:49:14编辑:水则堂

春风送暖,万物资生,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绵绵细雨又揭开了一年一度清明祭祖的帷幕。

清明始于周代,已经传承了两千五百多年之久。它原本是个重要的节气,此时天气物候湿润,仲春始发,主暖,所以古代农谚说“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后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设立了祭奠亡者的寒食节,因为寒食与清明相距很近,所以两者就逐渐合二为一,成为了一个结合节气、祭祀先人的民俗节日。

清明节很很多问题值得重视,如加以总结,可用“阴阳相济”来描述。这一阴一阳分别为祭祀、养命。

扫墓究竟是在扫什么?

养命为调和阳气之道,也是催旺生命力的应季窍门。自然界有二十四节气,期间生发的万物都有各自的物候特性,因此中医和易经都讲究同气相求,要用适合本节气的方式来加以契合。譬如我们经历从寒冬到春暖这样一个清气上升的过程,就该怡情养性。怎么养?《黄帝内经》说“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因此晨练散步,纳一些清新空气,享受一番巽风拂面就是最佳之道。清明节之所以又叫“踏青节”,可不仅仅是为了出门旅游,当然是有其深意的。

祭祀为叩拜阴宅之礼。清明祭祀,强调的是不忘本的精神,祖先是我们的根本,祖先虽已亡故,但是还有余气,这股余气依然指引着我们的精神,久而久之我们便称之为信仰,对祖先的信仰并非是宗教的信仰,而是对精神文化、贤德传承、优良品质的信仰。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这话是什么意思?不是指真的有神明在看着你,而是祖先精神气形成的信仰在荫蔽着你,使之不行差踏错,使之能自强不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视祖先信仰,因此才能坚守美德,和谐向善,从而把灿烂的华夏文明传承五千年之久。

基于此理,我们在祭拜时才会始终强调心诚则灵,心诚则灵不代表不劳而获,而是我们不忘本,心存祖先从而获得的那种好似跨越天地的感应,这种感应好比拜孔子求得学风鼎盛,拜妈祖求得四海升平,是心怀善念所求而获得的福报。与之相反的,如果数典忘祖,对祖先遗留的精神气否定甚至贬低的,自然会惹上无数晦气。

扫墓究竟是在扫什么?

祭祀要点

清明祭祀时,如果条件允许,就可以按民俗规矩来办,其大致的要点并不复杂,上坟时手臂上戴一圈红线,男左女右早早出发,到场后肃穆拜祭,不大声喧哗。结束后黄酒拍额,默然离开。倘若我们远在千里,无暇上坟的,也可以穿上淡素衣装,在厅堂摆上瓜果饭菜,碗筷杯盏,且献黄酒数杯,清香三炷,冥思祖先,遥遥拜祭。能否亲身到场祭祀还是其次,能否把老祖宗装在心里去敬重缅怀,诚心而拜才是首要。

我们不应该把清明当做一个应付时节的仪式,寻个时间逢场作戏就罢了。每逢祭拜时也要告诉晚辈,这是咱们代代相传的根源,今天是我带着你来祭拜,待你有了子孙,你也要带他们来祭拜。要感谢祖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毕竟天地是根,祖先是本,既生于天地自然不能忘了根本,否则神憎之,天也必厌之。清明扫墓的精髓也正在此处。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