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包拯是怎么捉妖降魔的

    宋朝仁宗年间,中原地区有个三元县,土地肥沃,年年五谷丰登。可是县官占三元贪赃枉法,杀人如麻,眼睁睁一个好地方被他糟蹋得不成样子。朝廷闻知,革去了占三元的官职,派去了朝廷命官。但不久,又不知怎么的突然闹起了鬼灾,到处妖魔横行,谣言四起,黎民百姓轻者田园荒芜,重者家破人亡。朝廷闻报,悬重赏捉妖拿怪,却毫无结果,反而越闹越凶。一年不到,接连派去三任县令,两任下落不明,一任被活活打死在县衙大堂上。仁宗皇帝

  • 包拯对联断奇案的故事

    有一姓王的员外,夫妻俩年事已高,身边只有一个宝贝儿子。老俩口对儿子爱得不得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儿子长到十八岁后,夫妇俩为儿子东拣西挑,终于看中了邻村的一个姑娘,不久便订了亲。新娘子又美貌又贤惠,乡里人都说她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 新婚当夜,客人散去,二人入了洞房后,谈话中,新娘子听说新郎常跟同学们在外边的书楼上夜读攻书,便笑道:“郎君如此用功,定然才华超众。我出一上联,请郎君对下联

  • 包拯铡国舅的故事

    有一年,包公到寿州暗访查案,到了寿州才知这里的县官不在城里,他便问随从:“知县去了哪里?”有人悄悄告诉他说:庞国舅为皇上采办银鱼,船阻瓦埠湖。县官带着衙役去抓民夫,给国舅的贡船背纤。 包公心里暗暗地纳闷,不下来不知怪事多。本来他是来私访的,因此就未动声色,找个小客店,把家人包兴与行李安排下;自个带着张龙、赵虎、王朝、马汉,马不停蹄地直奔瓦埠湖。刚到瓦埠湖边,他就被县官逮住了。县官问道:“你们五个人

  • 包拯衙门口的石狮子为什么一大一小

    老年间,安徽定远县的衙门口,有两只石狮子,这不奇怪,别的地方县衙门口也有。稀罕的是石狮子一大一小,蹲在一高一低的石砧上。这为啥呢?据说是包拯当定远县令时留下的。 当时的定远县,是个有名的“刺毛”(坏人横行当道)地方。城里有个叫丁万四的大财主,把持一方,与豪门、财主、地痞串通一气,新任知县一来,就要落入他们圈中,听他们摆布。不然的话,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揉弄,搞得你一身罪名,落个跳入黄河洗不清,只好跌跌

  • 包拯夜审阴间的能力是怎么来的

    世人都知道,包拯能日审阳间,夜审阴间,不管什么冤案到了他手里,都会真相大白,百姓都称他为包青天。至于包拯为什么能夜深阴间,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包拯小时候就一身正气,火眼高,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有一天,包拯路过一座宅院,忽听有人在大喊“救命-”,他回头一看,见是两个狰狞厉鬼,一个面色青绿,一个撩牙如锯,正抖着铁链套在一个年轻女子的脖颈上,拉着往外走。那女子号陶大哭着挣扎反抗。包拯本想上前问个究竟

  • 包拯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包公人称包青天,一生廉明清正,铁面无私,深受百姓爱戴。这年,包公告老还乡,他吩咐家人悄悄收拾了行囊,连夜雇了一条船,顺流而去。走到半路,包公的船被一条大船追上。大船上下来一位身着簇新官服的少年,见了包公跪倒在地,说:“孩儿拜见父亲。”原来这少年是包公的二公子包催。今年包催上京应试,中了金榜三甲,被委任为县令,即刻上任。走到半路,包催得知父亲告老还乡,便赶来相送。 包公见了很高兴,说:“你与为父正是

  • 包拯智惩恶妇的故事

    青天大老爷包拯是怎么惩恶妇的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宋朝时候,汴梁城外刘家庄住着兄弟两人,老大刘天祥娶到杨氏,老二刘天瑞娶到张氏。兄弟俩相依为命,和睦相处,吃住在一块儿,虽都已娶妻生子,但并未分家。 有一年遇上灾害,官府允许老百姓外出逃荒。天瑞让大哥天祥留在家里,自己带着妻子和刚满三岁的儿子刘安庆外出。因为兄弟不曾分家,天瑞这离家外出也说不定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于是在天祥的提议下写了合同文书,兄弟二

  • 包拯巧扮土地公审案的故事

    包拯为什么要扮土地爷?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包拯从小聪慧机警,乡亲们都称赞他是个不平常的孩子。他那些小朋友们也更迷信上了他,经常故意设些疑案,让他去断,没有他断不明白的。 他家住的村东头有座土地庙,因长年没人居住,庙前庙后杂草丛生,除了逢年过节有点香火,平时连香火也断了,显得十分凄凉。去年上半年,从南方来了个云游的老和尚,住了进去。从此,周围村子里死了人,都去找他超度亡灵,所以,这破庙里的香火也兴旺

  • 为什么都说清不过包公

    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包公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士美,皇上怀恨,借个名儿便把包公削职为民。就这,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商议一阵。末了,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包公削了职,京城大栈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就当日动身。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

  • 包拯陈州粜米济赈的故事

    仁宗年间,陈州大旱,三年颗粒不收,民不聊生,户部尚书范仲淹上殿奏本,保举龙图阁大学士兼开封府尹包拯到陈州粜米济赈。本来仁宗已派了刘得申、杨金吾两个官员去陈州开仓赈灾,这两个人都是当朝权贵刘衙内的亲属,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女婿,可他俩在陈州贪赃枉法,鱼肉饥民。本来一石细米,钦定银价五两,他们却改收十两,而且还向米中掺拌秕糠和沙子,坑害百姓。 农民张撇古生性刚直倔强,他与儿子小撇古到官仓买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