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一名援鄂护士致信特朗普 援鄂护士公开信的内容

时间:2020-05-09 13:48:18编辑:网络

一名援鄂护士致信特朗普   援鄂护士公开信的内容

近日,一名江苏省基层医师在其微信公众号“超级丁医生”发布了一名援鄂护士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公开信,这名护士在信中真实还原了全国数万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武汉的真实经历。

援鄂护士致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信全文如下:

尊敬的特朗普总统:

您好。我是一名从武汉医院救治病人归来的呼吸科护士。我们4.2万名援鄂医疗人员和湖北当地同事们不分昼夜抢救生命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想给您写一封信,说说武汉的故事。

出发去武汉的那天是中国的大年夜,就像美国的平安夜。在中国这是最重要的全家团圆的日子,但我是医护人员,拯救生命是我们的天职和承诺。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和我的4.2万名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告别家人,从四面八方火速奔赴武汉,开始了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斗。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来势汹汹。最开始,我们的医疗物资很紧张,为了节约,即使已经汗流浃背、甚至憋得头晕恶心,我们也不舍得脱下防护服透透气。所以,看到美国有的医生只能用塑料袋当防护服时,我感同身受。看到失去亲人的美国医务人员家属举着照片痛哭流泪时,我无比痛心。

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了。最令我欣慰的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特别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们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护理每一位老人,不抛弃、不放弃,治愈了湖北省36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我真心高兴,也很骄傲,因为他们曾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努力奋斗,而我今天有机会为他们的生命全力以赴。

在武汉,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我们都全力救治。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生命高于一切!

总统先生,这就是发生在武汉的故事。

我知道,此时此刻,很多美国人在承受着病毒带来的苦难,很多美国医务人员奋战在救治一线,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在用不同方式关爱他人。我向他们致敬!真诚祝福美国人民!

一名援鄂护士

2020年5月4日

援鄂护士致美国总统特朗普拓展阅读:

国内疫情爆发的时候,正是中国传统一年一度的春节,是14亿国人千家万户一年一度团圆的日子;但是面对疫情的袭击,无数医护人员,他们舍弃小家为大家,告别他们的家人然后义无反顾的投入一线“战场”。

作者在此想问的是,难道我们这4万多名参与一线的医护人员,不知道此去如同进入战场一样,随时都有可能被传染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们当然知道此去一线的危险性,正如这位女护士信中所提到的:“作为医护人员,拯救生命是我们的天职和承诺”;这就是她们的信仰,为了战胜疫情,解救更多的生命,她们可以毫不犹豫去参与一线的“战斗”。

我们常说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个人认为:“她们就是最可爱的人”,在参与一线的援助的医护人员中,有小部分医护人员不幸被传染,乃至极小部分医护人员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其中有的是不幸被感染,有的是因为高强度的劳动工作,不幸殉职!

对于所有参与一线援救的医护人员,在此向你们致敬,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英雄。

我们这名医护人员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同身受去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是怀着一些同情的心去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如今美国国内疫情确诊者超过129万,死亡人数近7.7万;美国如今每日新增人数依旧平均保持3万左右;美国民众如今在走我们经历过的路;这就是我们一位亲身经历援鄂护士致特朗普总统的公开信。

信中丝毫没有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自疫情以来对我们各种诬陷的抱怨,而是最诚挚的个人亲身经历和感受。

作者说:希望美国总统可以看到我们这名援鄂护士的信,好好地履行自己总统职责和义务;同时再次向我们所有参与一线医护人员致以敬意,你们是最闪耀的英雄。

延伸阅读:

外国记者重返武汉:“这座城市正一步步恢复‘生活气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网站4月22日刊发了题为《武汉被封闭了76天,如今生活在慢慢恢复》的报道,在报道中,外国记者讲述了在武汉的所见所闻。现将文章摘编如下:

两个多月来,中国武汉市一度被封闭,与世隔绝。进出航班被取消,铁路和公交线路暂停,公路入口被封锁,人们被迫待在家中,这是史无前例的遏制新冠疫情的部分努力。

现在情况开始有所不同了。在封锁76天后,武汉于本月解封。

法新社摄影记者埃克托尔·雷塔马尔说:“人们去公园、市场和购物中心。路上有许多车辆。我看到人们去长江游泳,还有人在公园里跳舞。目前还没有出现人潮涌动的景象,但武汉正一步步恢复‘生活气息’。”

政府实施的严格措施似乎已经奏效。户外有更多人走动了,但与雷塔马尔去年9月留下的记忆相比,仍相去甚远。当时,他在武汉报道网球公开赛和篮球世界杯赛。

考虑到武汉近几个月来蒙受的巨大损失,这也许就不足为奇了。

雷塔马尔说:“但当我看到这个城市的人们重新走上街头时,我看到了希望。”

武汉市解封了,但仍有限制规定。若出行去其他地方,居民必须出示手机上的健康二维码。绿色二维码意味着他们身体健康,可安全出行。

中国许多城市都在使用这一套系统。武汉市民如果有绿色健康码和用人单位出具的信件,就可以复工。武汉市的许多企业已经复工。

雷塔马尔和他在法新社的同事1月份在武汉待了8天,本月再次回到武汉。武汉解封了,人们似乎松了一口气。

最引人注目的一幕是在机场,雷塔马尔说:“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一场欢送仪式,送别专门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当地工作人员紧紧拥抱医护人员,与之告别,他们都哭了。那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时刻,展现了积极一面,那就是乐于助人的慷慨和勇敢。”

英国小伙教父母学防疫:我哥哥很羡慕疫情来的时候我在中国

英国小伙Troy来中国已经6年了,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霸气的中文名:王富贵。今年春节,这位27岁的英国小伙在广东深圳度过了自己来到中国6年后最难忘的一个春节。他见证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部经过。

“中国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他们采取的控制疫情的措施非常高效。我想,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现在在中国是最安全的。”因为对中国的抗疫措施非常认同,王富贵还将中国抗疫中的自我隔离、口罩、线上网课、方舱医院总结为 “中国抗疫四大经验”,并上传到社交媒体上,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他教在英国的父母学会防疫

2014年到2017年,王富贵在深圳一家公立学校的初中和高中任教。2017年后便前往北京,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担任讲师。来中国6年,王富贵俨然是个“中国通”。

今年1月,中国刚刚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王富贵便赶忙给在英国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给自己寄一些口罩过来。没想到,父母把所在城市的超市和商店逛了一圈,也没有买到口罩。王富贵的父母今年已经年过七旬,他们生活在英国布里斯托的郊外,那里没有口罩卖。

仅仅过了一个月,英国的疫情开始变得非常严重。“说实话,那些天我非常担心,英国的确诊人数每天都增加几千例,甚至突破了10万例。我在想,英国究竟发生了什么。”王富贵非常担心,他每周都会打电话给父母,还主动给父母和哥哥寄口罩。“我的哥哥知道我在中国,他很羡慕我在中国,要知道,此刻在英国,根本买不到口罩。”

如今,王富贵在英国的父母已经学会了主动居家隔离,并养成了外出戴口罩的习惯。

网上推广中国抗疫“四大经验”

今年春节,王富贵和女友在深圳度过,他也亲历了中国控制住疫情的整个经过。“我觉得中国的防控疫情的措施非常有效,中国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

王富贵说,中国对疫情的响应力度是空前的。“当政府提出一项政策后,这项政策的执行非常有利,大家都按照政府推荐的措施来执行,主动进行自我隔离,比如说,我所在的小区,马上就有人为出入的人员量体温、查询健康码,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购买生活物资服务。包括方舱医院,效率太高了。”让王富贵印象深刻的是,当小区群里面的志愿者提出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时,群里马上就有很多人响应,不到半小时,报名就满额了。“他们都非常有奉献精神,非常乐于做一些事情来帮助周围的人。我想,这才是中国让人敬佩的力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医生、社区干部、志愿者,自从疫情发生之后都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持续两个多月没休息,他们是真正的抗疫英雄。”

王富贵告诉记者,尽管每个国家抗击疫情的措施不同,但中国的不少措施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其中有四项他称之为“中国抗疫四大经验”:自我隔离、戴口罩、线上网课、方舱医院。

王富贵还将自己对中国抗疫“四大发明”的思考拍成短片,自己表演、录制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站上,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抗疫四大经验”,获得了大量评论或点赞。

给山区孩子免费上网课

疫情发生后,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迎来大爆发,王富贵教的雅思课程也全部改成了线上教学,他所在的公司业务量大涨。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停工不停产”“停课不停学”让王富贵感到很震撼。“这在最大限度上减轻了疫情对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冲击。”他说。

他参加了某个公益项目,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给山西平顺县实验小学、龙溪镇新城村小学约500名小学免费上英语课。平顺县是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位于太行山脉深处,今年3月份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新城村小学校长范亚楠说:“山里的孩子从没机会直面外教,更没机会这样面对面交流,学习英语一直信心不足。这次富贵老师在课堂上多次跟孩子连麦,大家都回答得很流畅,还得到了富贵老师的肯定,都特别开心。”孩子们在页面上为王富贵不断点赞,这让王富贵特别有成就感。

“我平时教雅思,每次上课都至少有500名学生在线观看,有问题可以申请连麦,直接和我‘面对面’对话。说实话,我之前没想到上网课的互动效果也能这么好。”王富贵折服于免费、便捷的“数字中国”,确保整个社会疫情期间照常运转,大家在家照样能工作学习。每次他上完网课,都能收到上万个点赞。

王富贵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疫情能尽快过去,自己的生活也能恢复正常。这样,自己就能看英超比赛,也能回英国看父母。“我相信疫情过后,中国一定会比之前更加有活力。”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侨网 参考消息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