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立秋“贴秋膘” 立秋贴秋膘源于哪个朝代

时间:2022-06-11 07:51:16编辑:佚名

立秋“贴秋膘” 立秋贴秋膘源于哪个朝代

  北京市民素有立秋“贴秋膘”的节令习俗,不仅鲜肉需求量大,酱肉、炖肉制品销量也看涨。,记者从北京新发地市场知道到,立秋前一周,猪肉价格就浮现上涨,而中秋前后肉价上涨也是照例。

  上周,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均匀价持续冲高。据统计,8月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均匀价是11.75元/斤,比7月26日的10.5元/斤上涨11.9%;比7月2日的10.15元/斤上涨15.76%。

  北京新发地统计部门尽职人介绍,周内的最高价是11.75元/斤(8月2日),周内的最低价是10元/斤(7月27日),最低价浮现在周前期,最高价浮现在周后期,表明肉价在周内持续上行。

  上周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依然来自华中、西南地区,那里毛猪的价格是国内价格的洼地。北京及北方多地的屠宰厂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从那里进货,抑制北京及北方多地猪肉价格的上涨。

  在7月中旬,北京市场上白条猪的价格是持续下降的,而上周产地毛猪的价格浮现反弹,北京市场上白条猪的价格也持续上涨。“要是我们对照白条猪与毛猪的价格走势来看,上周肉价依然是率先猪价的上涨。北京市场上白条猪的价格浮现反弹以后,产地毛猪的价格也随之上涨;肉价上涨以后又驱使猪价上涨,然后是水涨船高。”北京新发地统计部门尽职人说。

  据介绍,通常情况下,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价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会浮现上涨,无论猪价涨不涨,白条猪的价格都会上涨,而且会浮现一个阶段性的高点。“今年也不会例外。”这是因为北方地区有立秋“贴秋膘”的习俗,熟食加工厂也会在立秋之前加工制作大量的熟食肉制品,从市场上采购大量的分割肉。这就为肉价上涨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在这期间,需求近乎于刚性,对价格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即便是毛猪供应过剩,屠宰厂也不会放过趁机抬价的机会,肉价上涨就会成为立秋节气前后的一个特点。

  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前,肉价几乎到了崩盘的状态,几乎所有熟食加工厂在今年年初就大量收购了市场上的分割肉,待肉价上涨后出货。所以,今年3月以后,肉价稳步上涨,熟食加工厂还有大量库存,正好在立秋之前出货,使今年熟食加工厂从市场上采购的分割肉显然低于去年同期,减轻了肉价上涨的压力。

  所以,上周肉价的持续上涨,除了有毛猪供应偏紧的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节日效应”,是需求拉动的阶段性上涨。立秋以后,肉类消费依然处于淡季状态,需求依然相对较弱,肉价会浮现一定程度的归调。“普通来讲,立秋前后肉价会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点,在需求再一次陷入旺季之前,肉价是很难打破这个高点的。”北京新发地统计部门尽职人表示。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