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揭秘“小平您好”横幅的诞生:横幅是偷偷带入场的

时间:2020-04-13 08:21:00编辑:文二

小平您好事件简介

小平您好,该词汇起源于国庆35周年(1984年10月1日)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学生自发打出的口号标语。

小平您好横幅是谁写的_小平您好横幅的大学生去哪儿了_小平您好横幅领导反应

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打出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电视画面记录的瞬间。横幅的书写者,是北大东语系的学生胡圣虎。


横幅诞生

横幅是张志和他的同学一起制作的。从1984年上半年开始,他们就在为国庆游行做准备,主要是走队列和练集体舞。

1984年9月30日是最后一次排练。指挥部要求他们明天走过天安门广场时都挥舞蓝色的花束。因此,晚上同学们一起聚在宿舍里扎花。“都是一样的颜色,我们都觉得有些单调。”

这时,一个叫常生的北京同学从家里回来。他看到花直皱眉头。“太没创意了。应该写句标语,做条横幅,让全世界都看到我写的字。”大家都举手赞成。

1981年3月20日,当广播里传来中国男子排球队在关键战先输两局后,连扳3局,最终战胜朝鲜队,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资格时,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这次写点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教育要改革”、“改革要加速”、“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一个个口号提出,又迅速地被否定。隔壁宿舍的几个同学也加入进来。

这时,有人建议表达一下对邓小平同志的爱戴之情。他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1975年,邓小平刚复出整顿经济时,张志就听父亲在家里偷偷赞扬邓小平的决策正确有效。这在12岁的张志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紧接着,是恢复高考。“有盼头,有希望了。”张志的父母不再被认为是知识分子臭老九,他自己也顺利地考入了北大。

1984年国庆阅兵,北大学生被要求全部参加。1984年9月28日,生物系两同学来请书法方面有特长的胡圣虎出“主意”。“一见面他们就问我怎么写。我说,第一要写在洁白的布上;第二,要精简字数。几经商量,最后确定为‘小平您好’4个字。为了‘保密’,我们匆匆忙忙赶在同学们下晚自习前,写完了这4个大字。”那时胡圣虎大二,当时北大学生提出来的标语内容一共有两个,“向邓小平同志致敬!”和“邓小平同志您好!”,想好内容后负责组织的同学来找热爱书法的胡圣虎,希望能由他来写这两个条幅。

小平您好横幅是谁写的_小平您好横幅的大学生去哪儿了_小平您好横幅领导反应

“当时也没找到什么好的原料,我们就找了一条宿舍的床单,但是毛笔又无法在床单上挥写,所以就找来了宿舍里用的一块抹布,沾上墨水就写下了那四个字。”胡圣虎说,自己绝对没有想到用床单和抹布作为原料写下的这个条幅,会被写进历史。


书写者

胡圣虎,1963年生于湖北仙桃的胡圣虎,号鹿鸣,他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受业于季羡林、金克木、陈玉龙等名师。他长于文学、哲学、史学和音乐,对书法用功尤勤,精于赵体,其书为世所重。

1984年国庆,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式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当北大的队伍行至天安门广场时,两名大学生突然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邓小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横幅那一刻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他不停的向同学们挥手。

此后建国50周年、建党80周年、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小平您好”的画面一次次成为全国各大新闻媒体注目的焦点。


庆典展示

第二天的国庆大典必然是人山人海。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小平您好”,他们又卸下蚊帐杆,将横幅绑在顶端。到时候,再由高个子同学高高举起。

按规定,国庆游行不许私自夹带东西。于是,为了将横幅带进场,他们又开始“密谋”。他们先是在杆子顶端点缀了一些纸花,再在杆上缠满彩带。于是,横幅就被伪装成了一把巨大的花束。

郭建崴和曾周两个个子较矮的同学负责携带。几个高个子同学将他们团团围住做掩护。此时王东也在忙碌着。

他直到下班前才获得了这次国庆大典的采访证。天安门前为记者准备的台子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他赶紧四处找人帮他做一个一米见方、两米高的台子。深夜,他将赶制好的台子送到金水桥前。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