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春秋战国历史事件介绍

时间:2020-05-13 08:22:47编辑:历史狂流

在中国历史上,西周灭亡后东周即开始。而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讲春秋战国。

1.齐桓公称霸

东周的春秋时期,周天子名义上是各国共同的君上,而实际上,他的国力和地位仅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大国不断武力兼并小国,扩张领地;大国之间也互相征伐,争夺土地。

强大的诸侯国战胜其他诸侯后,可以对其他诸侯发号施令,成为诸侯国的霸主,首先称霸的是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内乱,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另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辅佐公子纠的是管仲,辅佐公子小白的是鲍叔牙,得知齐襄公被杀,他们都准备回国争夺君位。

鲁国国君庄公要亲自带兵把公子纠送回齐国。管仲向鲁庄公建议:“公子小白在离齐国很近的莒国,万一他先回到了齐国,事情就难办了。让我先带一支人马截住他。”

不出管仲所料,公子小白为了争夺君位,已经在莒国的护送下眼看就要抵达齐国了。管仲在路上截住公子小白的队伍,拈弓搭箭,瞄准坐在车内的小白射去。小白中箭倒在车里。

管仲见小白已死,就从容不迫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进发;但出乎管仲所料的是,小白并没有中箭而亡,他射中的不过是公子小白的衣带钩。

在射中衣带钩的瞬间,公子小白咬破舌头吐出鲜血,大叫一声倒在车内,他的死完全是伪装的,等到公子纠和管仲慌不忙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在鲍叔牙辅佐下,早己赶到国都临淄,做了齐国国君了。他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为报—箭之仇,立即发兵攻打鲁国,并且逼迫鲁庄公杀掉公子纠,把管仲押送齐国治罪。鲁庄公无可奈何,只好照办。

管仲被柙回齐国。经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意见,不仅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管仲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为相后,协助齐桓公整顿朝政,开发资源,大开铁矿,提高耕种技术,采用海水煮盐,鼓励入海捕鱼,齐国的综合国力很快就得到大幅度提高。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奉周王之命,召集各国诸侯到齐国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开会,当时,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威望还不算高,只有宋、陈、蔡、祁四国诸侯应召赴会,其他几个接到通知的诸侯国,像鲁、卫、曹、郑等,都采取观望的态度。

这次会盟,四国诸侯公推齐桓公当盟主,并且订立了盟约。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霸主。

2.一鸣惊人

不满20岁的熊旅于公元前613年继位国君,他就是楚庄王。

在他即为的头三年里,白天打猎,晚上饮酒作乐,根本不理朝政。为拒绝大臣们进言,还下令:谁要是敢来劝谏,就处死谁。一切国家大事全凭他的老师斗克和公子璣两人决断。

三年后,公子璣和公子仪便乘国家混乱之机发动叛乱。虽然由于庐戬与叔麋两位忠臣当机立断,很快平定了叛乱,但楚国的附庸,陈、郑、宋等都转而依附了晋国。此时的楚国已经危若累卵。

大臣成公贾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请求面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里饮酒作乐,便问成公贾:“你有什么事?”成公贾故作惊慌的样子答道:“我来讲个谜语为大王助兴。”

楚庄王听说成公贾要出谜语,很感兴趣,就笑着说:“好,你说吧!”

成公贾说:“南山上有一只大鸟,三年里站在大树上不飞,不动,也不叫,您说这是只什么鸟?”

楚庄王沉思里一会,说:“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下去吧!”

成公贾以为楚庄王已幡然醒悟,朝政会有新变化,就兴冲冲地告诉了好友大臣苏从,两人眼巴巴地等待,可是,楚庄王照旧宴饮享乐。

苏从见楚庄王依旧没有变化,便冒死直谏楚庄王,疾言厉色地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继位三年,只知寻欢作乐,长此下去,难道是要做桀纣那样的人吗?”

楚庄王听罢勃然大怒,抽出佩剑指着苏从心窝说:“你不知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面无惧色,从容不迫的说:“我知道,但是楚国政事已不可收拾,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请大王赐臣一死!”说罢延颈怒目而视,正气凛凛。楚庄王突然将宝剑插入鞘中,两臂紧抱苏从,激动地说:“你才是我要寻找的国家栋梁啊!”

楚庄王立刻令乐师鼓手、歌伎舞女退下。然后单独与苏从促膝长谈。通过交谈,苏从才明白庄王心思。

原来楚庄王看到即为后朝政十分混乱,权臣乱政,依附者甚多,忠奸难辨,才故意装糊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奸臣充分暴露,让忠肝义胆的贤臣挺身而出,整顿内政。

次日上朝,楚庄王当众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拨乱反正,重振朝纲,楚国从此日益强大。#p#分页标题#e#

3.楚庄王争霸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经过整顿军队和发展生产,使楚国“一 鸣惊人”地出现了富国强兵的新局面。

他认为与中原争霸的时机已经成熟,他首先讨伐陆浑的戎族,这是邻近东周的小国。得胜以后,楚庄王令大军在洛邑近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式。

一时间,洛邑周围旌旗蔽日,枪矛如林,鼓角之声震天动地。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摸不清楚庄王打的是什么主意,慌忙派殿分别寻找机会,兼并小国,扩张势力,春秋中叶后,晋、楚争霸日趋激烈。

楚联秦,晋联齐,南北对峙,旗鼓相当。长江、黄河流域大小诸候国几乎全部卷入战争,终年争斗,兵连祸结,几无宁日。受害最深者,以郑、宋为甚。

 郄之战后晋、楚两国疲于攻战,愿意暂时休战,于是出现了结束大国争霸的弥兵局面。“弥兵”运动是由受大国争霸之祸最深的宋国发起的,前后共两次。

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约合晋、楚于宋相会,订立盟约,共同约定“凡晋、楚无相如戎……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此为第一次弥兵之会。

但三年之后,楚乘晋国发生内争之机,撕毁盟约,再度与晋争霸,楚、晋经过一系列战争,晋连败楚国,并侵入齐、秦等大国,国势再度上升。

但不久,晋国六卿赵、韩、魏、智、中行、范氏之间,内争再起,无力外顾。这时楚也受制于吴,不想北进。宋国大夫向戍再次约合晋、楚于宋都,齐、秦、鲁、郑、卫、曹、许、陈、蔡、邾、滕等国也枳极参如,举行了14国诸侯共同与会的第二次弥兵之会。

金议主要决定“晋、楚之从,互相见",即晋、楚原有属国此后对晋、楚同样朝贡。虽然这次弥兵会议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满足晋、楚两国货欲的,但此后40多年间,晋、楚之间再未发生较大战争,这对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是十分有益的。

4.卧薪尝胆

与中原争霸的同时,南方的吴越争霸也开始了。吴国的国王阖闾,依靠伍子胥、孙武等人的辅佐,在柏举之战中打败了楚国,但就在吴军攻入郢都的时候,越国军队向吴国发起了进攻,从而揭开吴、越争霸的序幕。

公元496年,越王允常病死,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趁越国丧事,发兵攻打越国,两军在携李展开大战 。

结果,吴军大败,阖闾中箭身亡,阖闾临死前对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要忘记越过的仇恨。”

夫差即位后,发誓一定要打败勾践,为父亲拫仇。他任命伍子胥为相国,伯夷为太宰,励精图治,准备攻打越过。

两年后,越王勾践先发制人,对吴发动进攻,吴王夫差率兵迎战,大战于大椒。结果,越军大败,勾践被吴兵围困在会稽山上。

勾践面临绝境,准备杀妻与吴王决一死战,他手下两个叫文种和范蠡的大臣,都是很有才能的人。他们认为一味蛮干,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先贿赂吴国权臣伯夷,以求生路。

勾践采纳了这一建议,暗中派人送给伯夷一批越过美女和奇珍异宝,托他在夫差面前说好话。

夫差果然听信了伯夷的话,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过的求和条件,但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赎罪。

勾践接受了夫差的条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后,就带着夫人与大夫范蠡去了吴国,夫差派人在其父阖闾墓旁筑了一个石屋,将勾践夫妇赶进石屋中,换上囚衣,做喂马的苦役。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叫勾践牵马,叫范蠡伏在地上当马凳。

过了两年,文种又给伯夷送去珍宝美女,请他在夫差面前进言放回勾践。夫差对伯夷一向言听计从,又觉得勾践这两年的表现的确是真心归顺了他,也就同意了。

勾践回到越国,发誓要报仇雪耻。他号召全国上下艰苦奋斗,他以身作则,身穿粗布衣服,不吃肉食,住简陋屋子,撤掉席子,以柴草为褥;在吃饭的地方悬一苦胆,每逢吃饭,先尝苦胆,然后大喊:“勾践,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不断用这种方法激励自己,振作精神,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国逐渐变强,吴国越来越弱。面对这种趋势,伍子胥忧心如焚,他提醒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与百姓同甘共苦,越国10年生聚,10年教训,20年就可以灭吴。”

夫差不仅不听,反而疏远了伍子胥。两年后,夫差带兵进攻齐国,得胜而归,文武官员全说恭维话,只有伍子胥在夫差面前批评说:“这次进攻齐国,只能算是一次小胜利,如果越国不灭,才是心腹大患。”吴王夫差大怒,赐伍子胥一把宝剑,令其自尽。

公元175年,勾践留下文种处理朝政,自己与范蠡率精兵五万袭击吴国,打败吴国守军,杀了吴国太子。

公元前473年,勾践再次进攻吴国,把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最后越军消灭了吴军,勾践封给夫差一块地方—山东。

在会稽东边的一个海岛,夫差痛悔自己轻信伯夷之言,而对伍子胥的忠告却听不进去,于是掩面自杀而死。#p#分页标题#e#

5.商鞅变法

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的时候,国君不重用他,他听说秦国秦孝公即位后,求贤若渴,便来到秦国,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就必须发展农业,奖励将士;治理国家,必须有赏有罚;赏罚分明,朝廷就会树立起微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施行了。”商鞅的话非常符合秦孝公的想法,却遭到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的竭力反对。

两年后,秦孝公真正控制朝廷的政权,就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让他全权实行改革。

商鞅接到任务后,很担心老百姓对他不信任,不遵守新法令。他就派人在都城南门竖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并下令说:“谁能将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就赏他10两金子。”

一会儿,两门口就围了一大堆人,大家互相观察,却没人上前扛木杆。商鞅看出百姓们不相信他的命令会兑现,就又将赏金加了40两。

可是,赏金越高,人们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没人去扛。突然,人群中跑出一个人说:“我来试试。”说着就将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派人赏给他50两金子。

这件事一传开,轰动了整个秦国。从此,老百姓都知道左庶长是说话算数的。

商鞅看到百姓已经信任他了,就于公元前356年,把他起草的新法令颁布出去。新法令规定:民为什伍,有罪连坐;有军功受爵,私斗有罪;耕织得粟帛多的,免徭役;经商及怠惰而贫穷的,连妻子没为官奴婢;宗室无军功的,无名位。

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后,农业产量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攻下了魏国的都城。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推行第二次改革。普遍设县,置令、丞;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禁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这次改革又遭到了许多贵族、大臣的反对。

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人人都要遵守。如果当官的人不去遵守,老百姓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应当惩罚他的师傅。”商鞅治了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的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

此事件发生后,贵族、大臣们再也不敢触犯新法了。10年后,秦国果然富强起来。

6.窃符救赵

信陵君,原名叫魏无忌,是魏安厘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史称魏公子,他是战国四公子中最有贤名的一个。

信陵君门下有3000门客,由于他待人真诚,大家都愿为他效力。

有一次,他得知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有位70多岁的老人,名叫侯嬴,此人非常有才干,却只是一个看门的士卒。信陵君想和他交友,就派人给侯嬴送去很贵重的礼品,但侯嬴没有接受。

信陵君又想了个办法:他在家里专门为侯嬴办了一个宴会,同时请来了许多有名的宾客。等大家都到齐了。他就亲自驾车去迎接侯嬴,并把左边的尊位空着留给侯嬴,侯嬴亳不客气地上来坐。

当车经过闹市时,侯嬴对信陵君说:“我有一个朋友名叫朱亥,就在这儿的屠宰卖肉摊上,我要去看看他。”信陵君点了点头。

侯嬴找到了朱亥,故意闲聊起来,边聊边观察信陵君。他见信陵君一直面带微笑,站在车下耐心等候,心里暗自佩服,决心要与信陵君交友,并为他做事。

好半天了,侯嬴才回来上车。当到了宴会上时,信陵君又把侯嬴当作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一介绍给大家,并请他坐上席。

从此,侯嬴就在信陵君身边专门为他出谋划策。

公元前261年,秦国大举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但一连三年都未攻下邯郸。可后来赵国也无力抵抗了,粮食都供应不上,眼看就要灭亡。

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于是平原君多次派人向信陵君求救,希望派兵解救赵国,但秦国威胁说,谁要是支援赵国,秦攻下赵后就去攻打它。魏王虽然派将军晋鄙率兵10万救赵,但又害怕秦兵,于是命令晋邴在边境按兵不动,观望观望再说。

信陵君见此状况,决心自己组织一批人到赵国与秦军拼死一战。可他去向侯嬴辞行,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后来,“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在当时的地位。

在信陵君救赵国的关键时刻,他为信陵君出谋划策——盗兵符、杀晋鄙。信陵君盗得兵符之后,侯生理应与他一起奔赴战场,怎奈年事已高,不能随从,为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最后“北乡自刭”。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