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沙皇”称谓的由来

时间:2021-02-15 16:36:03编辑:佚名

  俄国最高封建统治者被称为“沙皇”。在公元14世纪后,东斯拉夫人在第聂伯河和伏尔加河流域所建立的大小封建公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趋向统一。其中莫斯科公国势力发展最快。到了15世纪下半叶,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凭借实力征服了各小公国,最后又摆脱了蒙古钦察汗国的控制,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为了名正言顺地进一步向外扩张,伊凡三世娶了拜占廷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巴列奥罗格为妻。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灭亡后,伊凡三世自封为继承人,妄想建立一个“第三罗马帝国”,并开始自称“沙皇”。

  “沙皇”的直译为“恺撒大帝”。“沙”是“恺”的俄语音变。恺撒是古罗马显赫一时的大独裁者,实为没有加冕的皇帝。伊凡三世就是要步其后尘,但并未正式加冕称“沙皇”。直到1547年,伊凡四世才举行隆重仪式,正式加冕为“沙皇”。从此以后,俄国历代封建君主大都袭称“沙皇”。十月革命胜利后,沙皇君主制才最后被送进了坟墓。

图文推荐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