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

    提到明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明太祖朱元璋。正是如此,在今天影视剧、评书小说以及太祖像明代历史研究中,朱元璋是一个颇为引人关注的历史人物。不但著名明史学者吴晗为其作传,甚至毛泽东也曾亲自对这部传记提出

  • 登上权力顶峰的农民领袖

    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朱元璋部将朱亮祖攻取台州、温州。十一月,部将汤和下庆元(今浙江宁波),方国珍逃入海中,不久为廖永忠所败。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好投降朱元璋。次年正月,汤和与廖永忠擒获陈友定,平定福建。同

  • “天才木匠”明熹宗秘事

    中国古代称皇帝为天子,既然是天子,必然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天子的身份也使他们不能无拘无束地享受平民的生活,明代就有这样一位天子,如果他不做皇帝,肯定会是一个很好的木匠,那就是明熹宗

  • 庆功楼前不离主

    虽然确定了应天、汴梁的两京制度,但是朱元璋并没有修建汴梁的打算,他还在寻找更加合适的地方。洪武二年(1369)八月,平定陕西。在这种情况下,定都之议再起。九月,朱元璋召集大臣商议国都之地。大臣各抒己见

  • 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

    朱元璋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虚心好学,喜欢结纳儒士。他先后网罗了冯胜、陶安、刘基、朱升等一大批儒雅之士,给予他们很高的待遇。他还经常与这些人一起讨论,谈古论今,分析时势,请他们帮助出谋划策。通过与儒士的

  • 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

    朱元璋进行上述变革和调整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君权,主要手法是分化、弱化大臣之权,他对地方行省、中书省和大都督所作的一系列变革莫不如是。朱元璋罢丞相,是对一千多年中央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不设丞相,

  • 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遗诏命皇太孙朱永文继位。朱元璋在遗诏中明东陵享殿遗址说朱永文"仁明孝友",这是为史家所认同的。朱永文14岁时,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患有重病,身上有个大肉瘤,苦

  • 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失踪

    因削藩而失去帝位,这是建文帝事前没有想到的。当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后,建文帝的下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燕王是以"清君侧"为名起兵的,谁都看得出他是要夺江山的,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人们都在心中暗自猜测

  • 滥杀功臣和刚猛治国

    廖永忠是最早被杀的功臣。廖永忠在很多战斗中立有功勋,特别是在鄱阳湖之战中殊死战斗,建国后被封为德庆侯。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以其私自穿着绣有龙凤图案的衣服逾制为由将其杀死。其实这只是借口,真正导

  • 建文帝去向探秘

    那么,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逊国为僧,云游四方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