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山东螳螂拳传承是怎样的?山东螳螂拳传人李飞林简介

时间:2021-07-15 19:01:11编辑:佚名

山东螳螂拳

一、螳螂拳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文化宝库之一,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螳螂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武术流派,是山东四大名拳之首,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的形成发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众多武术流派之长而成,仅依拳谱所载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说,可以说螳螂拳是中国古传武术文化的载体,研究这种拳术对于了解明清之际的传统武术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螳螂拳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完整的武功体系和极高的实用价值,传统的螳螂拳法与现代的象形螳螂截然不同,他不是模拟螳螂形象而成,而是取意,取螳螂对敌体用之意,以螳螂对敌体用之意贯穿古传各派武术的技艺而成。所以传统螳螂拳有着很强的实用性,螳螂拳在山东创始至今已有三百年余,依然香火鼎胜,没有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足见螳螂拳的深厚内涵及独特的武蕴。


传统武术界向来是以实战功效评价武术流派的真实实力,螳螂拳能够在山东本土站住脚,并流传国内及世界各地,得到世人的推崇,应当说与历史上的姜化龙、莱阳三山名振胶东半岛并在旧时代的国术比赛中取得不俗的战绩有极大关系,老一辈的螳螂拳家,以实战真功演绎了螳螂拳真实的历史。
螳螂拳最初发源于山东烟台的莱阳、海阳一带,在清末民初由姜化龙、宋子德、崔寿山等带到烟台,由王玉山带到青岛,至此兴盛于胶东半岛,成为胶东半岛影响最大的武术流派,并由胶东半岛北传东北三省、京津河北等地,南传浙江、上海、广东、香港、台湾等地,以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及西欧各国,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page]二、山东螳螂拳的传承史

1.山东螳螂拳传承谱系

祖师:王朗(约明未清初山东即墨王龙堡人)

一代:侠盗(清朝初年)

二代:李秉霄(拳谱中载为李炳霄,清乾隆年间山东莱阳小赤山史家河人)

三代:赵珠(字启禄清嘉庆年间山东莱阳大赤山人)

四代:梁学香(约1810-?字书圃清道光年间山东海阳发城乡榆山夼人)

五代:姜化龙(1855~1924字云生莱阳黄金沟人)
宋子德(1855~?字耀坤莱阳赵格庄人)

六代:王玉山(名王珍1892~1976莱阳团旺镇崔疃人)

七代:王元亮(1926.6.2-2002.12.6莱阳崔疃人)、王元乾

八代:李飞林(1959-莱阳崔疃人)

九代:张波、张伟涛、刘连洋、石昊捷、蒋涛、金龙云、穆立伟、金龙涛、刘子桢、孟相睿、石川武司(日)、铃木光阳(日)、朴一燕(韩)、juliengabrielbegou(法国)、林浩锦等

注:1传承谱系所列仅为本枝的传承。

2传承谱系依据为莱阳县志、螳螂拳谱、莱阳三山王玉山的墓碑碑文。

2.螳螂拳传承简史

螳螂拳的创始是由“螳螂之勇”的尚武精神经数千年的文化沉积,并积累了中国武术发展关键时期的众多的武术流派绝妙技艺,经古人偶见螳螂对敌体用之意,明悟与人交手实战的要诀而成。因螳螂而悟,为不忘记其本,故命名为螳螂拳。

[page]山东螳螂拳尊王朗为祖师。在山东螳螂拳各个传承里,对于王朗祖师的生平及传说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莱阳三山之一的李昆山在《螳螂拳祖师王朗传》中记载为:”螳螂拳始祖王朗,山东即墨王龙堡人....适逢其时满族大举进关,天不祚汉,明社将尽...”由此可知,王朗应为明未清初山东即墨王龙堡人。

自王朗之后,螳螂拳在山东莱阳一带传承至今,经李秉霄、赵珠、梁学香一脉传承至姜化龙、宋子德、莱阳三山时,已逐渐定型。而山东螳螂拳自姜化龙、宋子德始(清末民初),也开始走向繁盛。螳螂拳因传人众多,传承地域及理解不同,逐渐形成了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等众多流派。

姜化龙在莱阳除将螳螂拳传于宋子德外,还传于姜东洋(其子)、李昆山、刘祖源等。宋子德将螳螂拳传于崔寿山(名崔彭年,著有《螳螂拳谱》)、宋福亭、赵玺亭、纪春亭等。姜化龙、宋子德的拳房曾合在一起,王玉山则是姜化龙、宋子德螳螂拳功的传人。而王玉山、李昆山、崔寿山等三人,即是山东螳螂拳史上著名的“莱阳三山”。

莱阳三山一脉相传的山东螳螂拳,因其理归易经之太极阴阳学说,以囫囵劲为本,凶猛而敏捷,劲力雄浑。讲究阴阳刚柔虚实,练习中一要精神爽,二要式里清,三要步里轻,手不离怀,捶不离肩,高不拦,低不架,采衣如扣环,招架如擒拿。整体风格要求为螳螂之体、太极手、寒鸡步、猴式。太极手千变万化,寒鸡步变化无穷,手出则映映忽忽,手发如雷,如霹雳,不动如山岳,动则如闪电,犹如水烫火烧一般,也被称为太极螳螂拳。

三、莱阳三山王玉山传略

王玉山(1892~1976莱阳团旺镇崔疃人)名王珍,据王玉山墓碑碑文记载:“名拳师王玉山(1892-1976)莱阳崔疃人,为武林高手,从师姜化龙、宋子德,得真传。”王玉山师从姜化龙、宋子德,经两位宗师的言传身教、悉心传授,深得螳螂拳中精奥,其武功高深莫测,臻于化境。与师兄弟李昆山、崔寿山一起,被世人尊称为“莱阳三山”,是近代山东螳螂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宗师级人物之一。

[page]王玉山出生于清末莱阳崔疃的大户之家,家里良田多亩,家资富裕。因同村另一家族自持武力强横,侵占王家良田,王家出于自保,遂将王玉山送入莱阳地功门下,习地功拳法八年,所习地功拳法包括:花车、五蹬扑、拦马、大摔络、小摔络、古寸,大小摔络均可对练,古寸也可对练。及棚手棍、四门棍、魔棍、乱拨竿、引龙出水、四门鞭等;18岁时王玉山在莱阳赵格庄随螳螂拳姜化龙、宋子德习螳螂拳,共七年。所习螳螂拳武功包括:乱接、崩补、分身八肘、摘要、梅花路、三回九转功罗汉功等螳螂拳功,及玉环刀、单刀摘奇、狮子不离门、狮子不离母、乱刀,玉环剑、仪阳剑,小金枪、乱枪、十八枪等器械。

王玉山武功初成之时,曾于村中小露身手。某日,村中多人聚集,有人见其习武归来,让其露一手,王玉山退让不过,恰好要到井傍取水,故一行人来到井傍辘轳处,王玉山先用辘轳将装满水的水桶上提,然后突然放手,水桶急速向井中落下,带动辘轳急速飞转,王玉山急步上前,一捶捣出,辘轳把当即断裂横飞,其前臂中插,辘轳戛然而止。村民皆被其以单臂止辘轳的场景振憾,观王玉山虽手臂处有被木屑扎破处,但手臂筋骨完好无损。王玉山以一臂之力之坚,能使飞转的辘轳断止,足以说明其螳螂拳臂功的强憾,村民自此始知其武功卓越,可保一方平安。

相传某年冬天,王玉山赴亲戚处,途经一处村庄场院。见场院上鸽子啄食,王玉山当时年少兴起,遂与鸽子嬉戏,村民发现后双方发生争执,该村村民自持全村老少上下皆能武,持刀枪棍棒,群起而攻。王玉山施展螳螂拳法,将发起攻击的村民全数打倒在地,一时间场院上兵器及村民洒满场院。事后经查该村是当地有名的“拳窝子”,经此-役,王玉山遂声名鹊起。
1917年,王玉山在莱阳城东关设场教拳。26岁受蓬莱八角聘请,在那里教拳一年。因父母不允许离开家乡、又回莱阳任教。
1928年王玉山在莱阳国术馆任教。1930年青岛第十练习所到莱阳聘请王玉山任教。1930年、31年、32年王玉山多次参加青岛擂台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1933年莱阳国术馆急电将王玉山召回莱阳参加数县的选拔赛,被选为莱阳代表参加山东省国术考试,同赴济南的的代表有师兄弟李昆山、刘祖源等。在国术考试的比赛中,王玉山以精湛的技艺,在短兵比赛中击败了河南、河北的著名代表取得了第一名(虽然是山东省擂台赛,但有当时有四五省的代表参赛);在拳法考试的比赛中,更是神勇无比,场场全胜,最后以螳螂拳中的翻车辘轳锤和一肘遮半身等螳螂拳招式,击败了山东省国术馆的高手马洪志(系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的警卫队队长),将马洪志打下擂台而获第一名。为此比赛停止两天,由山东省省长马良、山东省国术馆馆长邓来庚分别讲话,说:“莱阳代表的打法、这些人都不够他打的……,”给予特别嘉奖,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南京的比赛。

[page]1933年10月,第二次全国国术考试在南京举行,21个省、市438人参加。进行拳术、长兵、短兵、散手和摔交等比赛。散手比赛以点到为止,没有时间限制,此次擂台赛王玉山在散手比赛中的铁拳如暴风骤雨,他用“一肘遮半身”、“翻车”、“辘轳锤”等招法,打得对方无法招架、躲闪,几局过后取得优胜。从此更是名震全国,时有“螳螂王”之誉。同去的师兄弟李昆山也获得了长兵第一的佳绩。

山东螳螂门宗师莱阳三山王玉山

1933-1937年期间,王玉山一直在莱阳国术馆等处教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王玉山回原籍莱阳县崔疃村开设拳房。以后又被山东省第十一联中、山东省立中学、山东青岛胶莱中学、中纺公司聘任为国术教师,1957年退职。50年代后期曾多次任青岛市武术裁判员。1951-1957年一直以教拳扎腰为业,桃李众多。

王元亮(1926.6.2-2002.12.6莱阳团旺崔疃人)自幼在其父王玉山的严格指导下研习家传太极螳螂拳法,全盘继承了太极螳螂拳武功。其螳螂拳法造诣极高,在太极螳螂拳法研习及应用上有自已独道的见解和特色。1983年在国家体委进行的全国武术抢救、挖掘活动中,被确定为嫡派螳螂拳传人,获国家体委颁发武术挖掘“雄狮奖”。1983年,受聘于登州武术馆任总教练。1985年至1989年,被烟台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烟台市武术协会任命为螳螂拳教练、福山螳螂拳学校总教练。晚年又历任青岛崂山文化研究会武术委员会主席、顾问等职。

[page]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李飞林先生

李飞林先生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1959年5月出生于螳螂拳故乡莱阳团旺崔疃村,师从其义父王元亮先生及王元乾、王唯一等人,是太极螳螂拳八代正传。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期间,王元亮先生从青岛返回老家崔疃村,1972年李飞林先生师从王元亮先生学习王家太极螳螂拳法。王元亮先生见李飞林先生酷爱武术,心中极为喜爱。但因王家真传绝技一向不传外人,王元亮先生遂收李飞林先生为义子,将家传太极螳螂绝技倾囊相授,全力栽培。期间李飞林先生又经王元乾、王唯一传授指点,使李飞林先生成为莱阳三山嫡系一脉相传的太极螳螂拳第八代衣钵传人。

李飞林先生出师后,被评为国家武术段位七段,先后出任烟台市三山螳螂拳研究推广中心理事长、烟台市国际螳螂拳联谊会常务理事长、烟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香港山东螳螂拳联合会荣誉主席、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传统武术教练等职,是烟台市十大拳师之一,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

李飞林先生在1982年山东省武术挖掘成果表彰大会上表演螳螂拳及剑术获优秀奖。2000年参加山东省武术名家观摩赛获螳螂拳一等奖。2003年参加山东省传统武术大赛获二金。2003年在辽宁阜新举行的“凤祥杯”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赛获二金一银牌、2004年2月在香

[page]港举行的“世界功夫群英会”。2004年8月份携亲传入室弟子张波、张伟涛、刘连洋等参加河南电视台《武林风》节目现场直播,向世人充分展现出山东螳螂拳的瑰力。随后,山东电视台《中华武术》节目组亦来烟台为李飞林先生制作了太极螳螂拳专题,并在山东电视台播放。在2004年10月及2006年10月李飞林先生两次作为山东省唯一的螳螂拳派代表,受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调派,入选“世界传统武术节”国家队,在比赛中大展身手,取得数个第一的佳绩。2006年又代表中国参加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获二金。2007年代表山东参加全国农民武术锦标赛获拳术第一名。2008年参加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获一金一银。

李飞林先生于2003年带领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武术比赛获得团体第二名、螳螂拳冠军。带领学生组队参加山东省2000年、2001、2003、2005年山东省武术比赛均获团体第一名,多项一等奖。带领学生组队代表山东省参加2003、2004年全国武术锦标赛获19金、18银的成绩,2004年带领学生参加山东省短兵器擂台赛,其弟子张波、张伟涛分别获70公斤级、80公斤级冠军。2007年带领学生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农民武术大赛获6金4银。2008年中央电视台‘康龙’武林大会螳螂拳擂台赛中其学生穆宁、孙浩,弟子穆立伟分获得第一、二、三名的优秀成绩。

[page]李飞林先生作为当代著名的传统武术家、螳螂拳名家曾入编2007年底发行的《中华武术名家·名校通鉴》,当地主流媒体如《烟台晚报》、《烟台晨报》、山东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以及专业武术杂志期刊《中华武术》、《精武》、《武魂》曾对其事迹亦多有报道。李飞林先生的学术论文、研武心得也曾通过《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精武》、《台湾武林》杂志刊发。

“故而全面继承了王玉山传螳螂拳的精华,是当今山东烟台地区乃至整个螳螂拳圈内很有影响的代表人物。”这是当前武术界、螳螂拳界对李飞林先生这一杰出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方面成就的确认与评价。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