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建筑才是村史的刻度

时间:2021-10-08 01:02:12编辑:佚名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青年毛武韬由增城县城肖郭巷走出,一路向西,在距城区约四十里地处住了下来,自此繁衍后代,逐步形成村庄—莲塘自然村。发展至今,莲塘村已经历860多年风雨历史,现有人口2000余人,村民多姓毛。莲塘村距离广汕公路仅两公里路程,村落坐北朝南偏西,在紧挨东门楼的南侧,有一口山泉汇聚出的水塘,每逢夏季,野生莲花盛开,莲塘村因此得名。莲塘村处于洼地,难免雨季水害。但村人视此莲塘为风水所在,一直不敢开渠疏涝。后来,此一禁忌被打破,莲塘野莲,果然从此绝迹。莲塘村有广袤的农田和连片的竹木果林,西福河绕村东而过,自然环境清幽和谐。来到村前,便见宽阔的地坪,面积约莫1.2万平方米,其上有晒谷场、麻石街和半月形水塘。莲塘村的平面布局呈长方形棋盘状,建有10列8排村屋,村屋的左右侧及后面建有带状建筑围合,整个村庄被建成东西阔177米、南北深85米、建筑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围村。村屋每列有纵巷、每排有横巷分隔,形成11条纵巷,8条横巷,呈棋盘纵横交错,整齐有序。纵巷阔1.3米,横巷阔1米,地板皆由青砖、花岗岩、红砂岩铺就。而在村前,左右侧及村的左后角各建一门楼通外,右前侧门楼至今保存完整,其余两座门楼的顶及左右山墙已毁,仅存正面墙和门洞。村主任毛善初介绍,莲塘村现存明清时期建筑有80多座,其中洪圣宫1座,祠堂、香火堂共8座,书房3座,炮楼1座,其余多为民宅。这里的祠堂、香火堂以毛氏大宗祠、砭愚毛公祠、有兰毛公祠和莲塘香火堂最有代表性。莲塘大书房至今保存完整,附属于大书房的建筑有头厅、船厅、厨房、水榭、长廊、荷塘、花桥和一座民宅、两个小花园。大书房就是一组园林建筑。莲塘村民宅的建筑结构有三间两廊式、带状布局式以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式三种类型。这些民宅,除小部分毁废或残缺外,其余保存良好。三间两廊民宅天井早被封顶改为室内空间,由原来的1户分为3户。现村民大多数已迁往村外新宅居住,但古村落的基本格局和基本房屋仍保存。2000年,莲塘村被公布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记者在莲塘村走访时,村内的砭愚毛公祠里,安坐着一群老者,他们相互间罕有言语,只是以专注的目光追随门外不时路过的行人。他们在这里劳作、守望,见证了莲塘村绵延至今的点滴时刻,身形神态依然藏有一股古风。在中新镇莲塘村,历史并不完全依赖人的记忆,民风与古建筑,才是它最有价值的见证和记录者。这才是莲塘村史的刻度。莲塘洪圣宫位于村东北面,坐北朝南,五间两进。据庙内雍正十三年碑记记载,该庙始建于宋,清代多次维修。香火祠堂位于村中心,坐北朝南,三间四进。始建于清。莲塘大书房位于村东面,坐北朝南。始建于清,清至民国均有维修或增建。莲塘炮楼位于村左后角,坐北朝南,是一座防御建筑。始建于清晚期,建国后有维修。莲塘西门楼位于村西面入口处,坐东朝西。始建于清。毛氏大宗祠位于莲塘小学内,坐西朝东,三间三进。始建于明,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2004年有维修。砭愚毛公祠位于村右侧,坐北朝南,三间三进。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重修,最近一次维修是1984年。有兰毛公祠位于村南面,坐北朝南,三间两进。始建于清,后有维修。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