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兵书著作: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兵书?

    现存的中国古代兵书达二三千部,最著名的有《孙子兵法》、《六韬》、《《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古代五大著名兵书之一:《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为春秋末期吴国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一向被认为是古之“兵经”,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曹操以下有71人曾为之作注。唐朝杜牧在注中说:“孙武书数十万言,魏武(曹操)削其繁剩,比其精髓

  • 六韬: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兵书

    六韬简介《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吕望。但是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从此书的内容,文风及近年出土文物资料等分析,可大致断定《六韬》

  • 姜子牙《六韬》简介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战国策》卷22《魏策一》:“苏子引《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毫毛不拔,将成

  • 《六韬·文韬·国务》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故。”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官

  • 《六韬·文韬·盈虚》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得闻乎?”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下,上世所谓贤君也。”文王曰:“其治如何?”太公曰:“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婬佚之乐不听,宫垣屋室不垩,甍、桷、橼、

  • 《六韬·文韬·文师》赏析

    【原文】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陽,将大得焉。非龙、非螭,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文王乃斋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陽,卒见太公,坐茅以渔。文王劳而问之曰:“子乐渔也?”太公曰:“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殆非乐之也。”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太公曰:“钓有三权;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