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泰安市5G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

时间:2022-10-21 04:57:24编辑:佚名

泰安市5G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

  《泰安市5G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2021-2025年)》批后公布

  《泰安市5G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2021-2025年)》已于2021年8月11日经市政府批复(泰政字〔2021〕1号),现予以批后公布,公布时间:2021年8月16日—2021年9月26日。

  一、规划名称

  泰安市5G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2021-2025年)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分两个层次,一是泰安市市域范围;二是泰安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含天宝镇),包括8个街道,19个乡镇,868个行政村。

  规划期限:2021年至2025年。

  三、城市规划区基站布局规划

  (一)基站数量。规划期末,泰安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5G基站总量为6053处。其中,现状保留2071处,规划新建3982处(附建型基站3000处,独立杆塔型基站982处)。

  风貌管控。根据不同区域对风貌保护的需求程度,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5类基站建设管控分区,分别为核心管控区、重点管控区、次重点管控区、一般管控区和其它管控区。

  1、核心管控区。核心管控区主要为泰山风景区、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核心风貌保护区。该类管控区对城市风貌保护要求最高,基站建设须进行严格管控,不得破坏城市景观风貌。

  基站建设类型:原则上不再新增独立杆塔型基站,新增的基站优先采用建筑楼顶以及结合山体进行附建,其次采用多功能综合杆形式进行景观化建设。确需新增独立杆塔型基站时,应进行基站景观影响评价,通过景观敏感度、景观特殊价值分析等论证后才能增设。

  基站建设模式:对现状不符合城市风貌的影响视线通廊较大的基站予以改造提升;对于现状同址多杆的基站进行归并;新建基站以基于景观化、多杆合一的基站建设为主。

  2、重点管控区。重点管控区主要为泰安市城市建筑高度管控规划中确定的严格管控区以及泮河、渿河、梳洗河、明堂河、芝田河等水系两侧范围。涉及居民区、商业区、商务区、办公区、以科研、商贸为主的功能区、城市公园等重要场景区域,该类管控区对城市风貌保护要求高,基站建设应与城市景观风貌相协调,提升城市品质。

  基站建设类型:以楼面附建型基站为主、多功能综合杆基站为辅,景观美化。

  基站建设模式:对于与周边城市风貌严重不协调的基站,逐步予以改造提升;对于同址多杆的现状基站,应逐步予以归并整合;新建基站优先利用建筑楼面附建,其次推广智慧路灯等方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杆建设,最后采用30m以下共享化、景观化独立杆塔型基站建设。

  3、次重点管控区。次重点管控区主要为城区范围内除重点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和建筑高度管控规划中确定的重点管控区、一般管控区。该类管控区对城市风貌保护要求较高,基站建设应与城市景观风貌相协调。

  基站建设类型:以楼面附建型基站、多功能综合杆基站为主,以独立杆塔型基站为辅。

  基站建设模式:利用建筑楼顶附建,在重要节点、道路、区域推进多功能综合杆建设,最后选用高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独立杆塔建设。

  4、一般管控区。一般管控区主要为外围乡镇驻地等区域。该类管控区对城市风貌要求较低,基站建设尽量与周边建筑风貌相协调。

  基站建设模式:优先利用建筑楼面附建型基站建设;新增独立杆塔型基站宜采用景观化的建设形式,同时预留出加载其它社会公共设施的条件,实现共建共享。

  5、其它管控区。其它管控区包括村庄、农林等区域。该类管控区对城市风貌要求低,基站建设以移动信号覆盖需求进行合理布置,建设形式宜与周边自然景观风貌相协调。

  基站建设类型:以独立杆塔型基站为主。

  基站建设模式:注意基站美化建设,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

  (三高度引导。独立杆塔型基站天线挂高宜为8-35米;多功能综合杆天线挂高宜为6-20米。

  四、其它

  依据《关于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城市基础设施专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开问题的复函>的通知》(鲁建规函[2008]25号)的有关规定,该规划图纸资料不予公布。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